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股價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價漲量增,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股價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股價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實際情況其實不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典型的現象是上漲初期需要價量配合,上漲一段后則不同了,主力控盤的個股往往是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萎縮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漲或高位放量滯脹時反而預示著要出貨了。上漲過程不放量表明沒有人賣股票,而盤面又能保持和諧的走勢,說明持有者一致看好后市走勢,股價的上漲根本沒有拋盤,因為大部分籌碼已被主力鎖定了,在沒有拋壓的情況下,股價的上漲并不需要成交量的支持。東風汽車(600006)(圖6-1)見底4.5元后開始上漲,周K線圖上可清楚看到,剛開始上攻時成交量很大,之后價越漲量越縮,到了15.2元高價時已形成了流暢的上漲圖形。
這種近乎完美、天馬行空的走勢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在高位縮量整理后,2003年4月中旬該股開始在高位放量震蕩,這種高位滯脹的異常現象,說明主力可能已在派發籌碼,之后股價果真出現破位下行。
圖6-1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現象,一是沒有接盤,因此拋不出去;二是惜售情結較高沒有人肯割肉。因此縮量下跌的股票,要看速率,快速縮量才好,否則可能會綿綿陰跌無止期。實戰中往往出現無量陰跌天天跌的現象,只有在出現恐慌性拋盤之后,再次放量才會有所企穩。其實放量下跌說明拋盤大的同時接盤也大,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顯示出有人開始搶反彈。2009年大盤自1649點陰跌以來,就出現這種無量陰跌天天跌的現象,顯示出多頭根本沒有進場搶反彈的意愿。由于弱勢反彈主要是市場的惜售心理所支撐的,止跌反彈的初期往往會出現在恐懼中單針見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后的上攻反而會呈現縮量反彈天天漲的現象,這時不必理會某些市場人士喋喋不休的放量論調,因為弱勢反彈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說明籌碼已松動了,預示著新一輪下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