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唯有成交量不會騙人”的反面——成交量的欺騙性
admin
有買就有賣,成交量放大,說明買的力量在增加,但同時賣的力量也在增加;成交量縮小,買的力量在減少,賣的力量也在減少,對后市啟發(fā)意義有限。如果真有一種指標能清楚地揭示未來的動向,那么市場會怎樣呢?
既不是猛漲也不是猛跌,而是崩潰。如果所有的人都根據(jù)同一個信號買入,而沒有人賣出,如何成交?化學反應從原料到成品的過程,整個反應速度取決于最慢的那一步。同樣,靜態(tài)的成交量是平衡的,有1000人買就說明有1000人賣,成交量的大小取決于買賣雙方力量小的那一方,而非力量大的那一方。有1000人想買而只有1個人想賣,最后的成交是1而不是1000;1500人想買,而2000人想賣,成交量是1500而非2000。只有買者和賣者平衡,成交量才達到最大。
大資金操盤時刻計劃著以能誘出的籌碼和誘進的資金的最小值作為下一步操作的依據(jù),成交量是交易雙方對市場的反向認同程度的反映。反向認同度越大,成交量越大;反向認同度越小,則成交量越小。
成交量虛偽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倒,自買自賣,以使對成交量迷信的投資者上當。要知道股市是一個買入別人不想要的東西而賣出別人想要東西的場所,而且大部分人都是錯誤的。莊可以扮演散戶,但散戶絕不可能扮演莊,主力行為有時和散戶行為是相似的,他更會利用成交量的情形來誘騙一般投資者。如果投資者一定要用價量關系來判斷的話,也一定要分清行情發(fā)展的階段特征,同樣的價升量增,出現(xiàn)在大盤的頂部和底部的意義完全不一樣。